金馬小姐

金馬號是1959年開始營運的公路局柴油客車,車上的服務員稱為金馬小姐,她們在車上的工作,包括分送茶水、報紙、毛巾, 還要販售飲料和便當;而向旅客介紹沿途風光的台詞,更成為民眾對於搭乘公路局班車的重要回憶。
早期金馬小姐的招考與訓練都非常嚴格,上萬人報考,只錄取數十名。錄取後,特別請來中國小姐進行化妝、儀態等訓練課程,並由知名播音員前來指導播音;每月待遇約為600多元,幾乎是公路局站務員月薪的兩倍,成為民國50年代的女性熱門工作。
【引用自<相邀來去台9線>】
北迴鐵路民國69年通車之前,公路局「金馬號」擔負載客,行經蘇花公路往返宜蘭、花蓮的重任。
76歲的退休司機許木村回想28年來,歷經「金馬號」、「中興號」時光,他說,走蘇花要全神貫注,「一邊是山、一邊是懸崖!」路太窄小,車偏一點就完蛋,當時每天跑習慣了,現在想起,會感到害怕,比雲霄飛車還恐怖。
他指出,不僅要喝茶提神,當時的山壁十分不平整,照後鏡經常不小心擦到山壁,加上回聲,發出巨大「轟轟」聲,許多乘客都會嚇到;且山洞裡黑漆一片,接近山洞時要先戴墨鏡,進洞前趕緊摘掉,才能適應黑暗。
民國50年代,「金馬號」每天從蘇澳出發,行經僅單線道的蘇花公路到花蓮;蘇澳鎮當時成驛站,擁有多達200多家飯店,銀行也很多,比羅東還繁榮!從蘇澳上蘇花公路前,車隊必須先整好隊。領頭的,一定是金馬一、二、三號,跟在金號三號後頭的是直達一、二號。直達車後是遊覽車,接下來是貨車和自用車。這規定似乎是訂死的,最前頭的金馬號開得再慢,開自用車的人就是不能插隊,你只能乖乖地掛在車隊屁股,以龜速行駛。
其實,民國六十一、二年時,蘇花公路不僅沒鋪柏油,還只能單線通行,後頭的車要超車,幾乎是沒指望的。而且,因為只有一線道,車隊往往都得在一處隧道口,耽誤幾十分鐘,停下來等對向來車通行。這麼晃呀晃,等呀等,從花蓮到台北,通常都得花上八個小時。
民國69年北迴鐵路通車後,「金馬號」沒了客人,轉型為「中興號」,改跑北宜公路到台北。
【引用自<中國時報>
【圖片引用自http://k640640.pixnet.net/blog】
過去和中的地名叫姑姑子,這個斷崖就叫做姑姑子斷崖,在日治差不多中後期的時候,在修這個東海徒步道的時候,就是從和中這個位置,順著斷崖的旁邊修了一條徒步道,後來這條徒步道,才把它改成臨海道,也就是蘇花公路的前身。
從和中進來的話,有第一隧道,這個還保留好的,那第二隧道其實也好的,但是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中間,有一個地方在幾年前它崩塌了,差不多有20公尺的地方崩塌了,那崩塌以後就比較難通過了,所以我們要想辦法通過這個障礙的地形,然後接到第二隧道,第二隧道出來了以後就第三隧道,然後再往前走一小段,就可以看到這個蘇花道上最好看的一個風景,就是象鼻隧道。
象鼻隧道位於姑姑子斷崖的懸崖邊上,它也是日本人闢建臨海路時,所開鑿的隧道之一,經過多次擴建而成,但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崩塌,公路單位不再修復,並新鑿隧道通行,經年累月舊路荒蕪,日漸坍方的象鼻隧道,成為只能憑弔當年行車於臨海道上險峻的旖旎風景。